
在超市里购买日用品时,我总会在开架陈列的保养品区多驻足停留一会儿。有一回瞧见两个约20岁的大男生,满脸痘痘,在架前一下拿A牌的化妆水、一下又换成B牌洗面乳,互相讨论用过的品牌功效:哪个品牌所含的酒精很刺、哪种很干燥又脱皮、哪种黏黏的……最后两个人各选了不同牌子的洗面乳、化妆水去结账。这算是我见过最用心讨论怎么买产品的大男生(他们足足讨论了10分钟),虽然他们也没买对适合他们的产品,但却足以让我感受到,年轻人为了要对抗痘痘,果真是件烦恼事!
当时在场7岁大的女儿,猛拉我的手跟我说:"妈妈,你要不要去告诉大哥哥买哪一瓶才对啊?你去帮他们好不好?"回家的路上,我跟女儿聊:"哥哥们虽然买不同牌子的产品,但是成分还是一样的。洗面乳都是皂化配方、化妆水都含水杨酸成分,这对哥哥的痘痘不好……"我的孩子没学琴,不太会背唐诗,但保养品问题与概念她可是小专家呢。
长痘痘必须以等同于治疗皮肤病的态度来面对,并请医生处理。但绝大多数的患者,只要不是极严重的痘痘族,通常不会为此去找医生。过度寄望保养品能够解决痘痘问题,也是深受广告影响。这个单元,就跟大家一起拆解痤疮肌肤专用保养品的真正涵义。
痤疮保养品深入探讨
一般消费者,会被误导或错误认为"痘性肌肤专用",就能治疗改善痘痘;"适合痤疮肌肤使用",没有痤疮时使用就没有了预防痤疮的价值。其实"痘性肌肤专用"不等于"痘性肌肤治疗","适合痤疮性肌肤使用"不等于"无痤疮者不适用"。
保养品原本就不被赋于疗效要求,声称有疗效者,通常是含药化妆品。含药化妆品里的药,往往只有指某……个特定成分,像是水杨酸、维生素A酸,其调理是有目标性的。最起码的概念是:这些成分,不是保养成分,是日标针对"痘"的成分。
但市场上针对痤疮型肌肤专用的保养系列,都表示可以解决痤疮肌肤者的困扰。痘性肌肤者的困扰是什么?保养品要解决人家什么困扰?又真正解决得了吗?举例来说:一个驼背的老人家,搀扶他顺利过马路、准备一张软床让他睡,都是很让人感动的协助,但我们没办法解决、消除他的驼背。痘性肌肤专用保养品,原意是在协助痘性肌肤者,能顺利地做好清洁,保养、化妆的工作,而非治好,消除他的痘痘。
痤疮的起因复杂,常常不是单一因素,也可能不是皮肤层的问题,其中还包括生理、心理层面的因素。从痘性肌肤分布"的人群来看,油性肌肤者偏多。就皮肤层的角度来看,油性肌肤如果皮脂代谢受阻或清洁不当,就有恶化成痘性肌肤的机会。所以,单就表面部分探讨,还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的。
痤疮肌肤的正确保养方式
保养品对抗油腻有一套,解决痘痘问题则缺乏疗效。我们不能盲目认为保养品可以解决痤疮的烦恼。所谓痤疮肌肤专用保养品,提供的是不会引发痤疮,强化肌肤免疫功能。抗自由基,抗发炎,抗菌的配方,而非"治疗"痤疮的功效。
尽管保养品的治痘能耐不高,但痤疮肌肤的保养却非常重要。治疗痤疮是皮肤科医生的专长,不必畏惧配合医生用药。但也不要忽略痤疮期间的基本保养。
痤疮肌肤的保养有四个简易步骤建议。
1.使用温和清洁品,帮助洗去脸上老废的角质与皮脂即可。
2.多做清洁,去角质敷脸,使用泥膏面膜或含角质分解酶的敷脸品,帮助毛孔大扫除,避免角质代谢不良阻塞毛孔。
3.选用偏水性或低油性含抗炎。抗菌,抗自由基的化妆水或精华液。
4.多用物理性透气性佳的防晒品,并以蜜粉、散粉替代粉膏,减少毛孔负担。
对产品最基本的选择概念是:以协助克服个人遭遇的肌肤困扰为方向。例如:皮肤非常油,就针对油脂来作调理,选择控油产品来搭配。皮肤因使用水杨酸、硫磺粉等脱皮剂后非常干痒时,就针对加强水性保湿产品来搭配。
保养品改善痘性肌肤问题的切入点,都在减少出油、清洁、去角质等预防代谢受阻上打转。也因此常有过度去角质、过度去脂、过度使用酒精或水杨酸等现象。这种过度依赖酒精,水杨酸的情况,在化妆品品牌中十分普遍,在未经正确指导使用方式与告知适用症状的情形下,买了A牌,致使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又脱皮,接着改换成B牌、C牌是种不明智的做法。其实,消费者经常忽略品牌主要的成分,如果换了数种品牌,用的都是相同成分的产品,所得到的结果应该都一样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